教师爱岗敬业模范事迹材料有哪些?教师有关爱岗敬业的演讲稿

2023-01-17 15:03:03       来源:驱动中国网

事迹材料:

一、李广

为了山村娃的快乐成长

——记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哈里哈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

——题记

1977年3月,李广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38年的教学生涯,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他一直坚守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个距县城50多公里的最偏僻贫穷落后的深山沟里,他把汗水洒向这片沃土,把一生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打造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莫里莫村幼儿园,地处塞罕坝下,全村11个居民组分散居住在方圆20多华里的三条深山沟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这里交通闭塞,贫穷落后。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担任本村民办教师的他,一干就是38年。其间虽然转为公办教师,又由普通教师到校点负责人,但依然扎根山村。

2004年,随着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原村小学改办成幼儿园,原本顺着一溜山坡建起来的校舍,校院不整,高低不平,破烂不堪,一遇大雨天,院内沟壑纵横,砂石遍地。他以校为家,历尽艰辛,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开展以校山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山村艰难落后的办学条件。他擅长木工、泥瓦工活,平时,他备有一套土工、木工、金工等工具,发挥个人所长,亲自用肩扛、手搬、小推车推的方式备砂石料,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独自为学校砌围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他还用自备的工具做橱具、改制桌凳、焊制安全护栏和大型体育活动器材等。在没有报酬、没有帮工的条件下,他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瘦小的身影始终不停地在学校忙碌着……

由于地处山村,自然条件优越,他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把幼儿园建成一所美丽的世外桃源呢?于是他又对校院进行了设计,循院就势,随高就低,建绿地、植物园、花园、果园。当时正赶上秋收大忙季节,工人雇不到,自己上课又没有时间,秋收结束后,村雇工栽牙子砖,可是一施工,由于地势特殊,栽的高低不平,曲直不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他又一次当起了师傅,雇了一个小工当帮手,每天刚一放亮就出现在工地上,饿了就吃口从家带来的干粮,困了就喝口凉水提提神,头痛了就吃点止痛药,家里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都心疼的说:“歇歇吧,你都多大年龄了,不要逞能了。”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这样,由于他多年的付出,使校院分为三级阶梯、层次分明,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草飘香,秋天硕果累累,生机盎然,一派田园风光,给孩子以自然美的启迪,打造出一所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用智慧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

为了改善农村艰难的办学条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与村里协商,把100亩荒山划归学校作为校山。那时候,他刨坑整地,历尽艰辛,栽植了松树。从那以后的30多年,他一直义务担任护林员,无论寒暑,踏坑、除草、修枝、打杈,常年管护。

如今,这百亩校山成为幼儿园永恒的财富。2007年,采伐其中一部分树木,就收入了3.6万元。对当时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全部收入用于翻新校舍、改善饮水设施,安装暖气,焊制安全护栏和室外大型玩具、添置幼儿休息用床等,以满足幼儿生活和活动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身体有病,他管理树木、巡山护林越来越困难,刨坑栽树更是感到力不从心。有人劝他说,全部卖掉既有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又省心省力,多好!可他却从心里舍不得,他想的是:要让这片山林永续利用,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贡献价值。

为了维护好山林,他绞尽脑汁,经过几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想出一招:去找村领导商量,采取换工的方式。他利用暑期承担村里人口普查任务,放弃早晚和双休日休息时间负责村子的档案和文稿整理;而村里出钱雇工,30亩山林的刨坑整地和植树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每次外出参观看到城里的幼儿园玩具特别丰富,他羡慕得不得了,总觉得愧对自己园里的孩子们。回来后,他着了魔似的四处搜集各类废旧物品和板材的下脚料,开动脑筋,发挥特长,用自己的锛、凿、斧、锯,一边琢磨一边尝试着制作各种玩具、学具。平时,他还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制作。几年下来,既节省了大量开支,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做这些工作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现在,幼儿园室内外,到处可以看到他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精美好玩的幼儿玩教具,拿起这些自制的玩教具,孩子们喜爱极了、玩的开心极了。

用爱塑造最美的师生温情

自办幼儿班起,他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以及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等多重角色。由于居住分散,最远的幼儿,家离学校10多里路,路远的幼儿早晨搭乘班车,6点左右就到校了,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提前到校开校门,清扫院落,打扫教室、休息室、活动室和厕所卫生,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每逢冬季,他还早早地把学校锅炉生暖,遇到下雪天,把院落的积雪清理干净;夏季中午,他一直负责用大锅给幼儿做午饭、烧水,照顾他们的起居。傍晚,再目送他们被家长一个个接走。遇到家长农活太忙没时间接孩子的情况,他就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才踏上回家的路;遇到孩子生病,他就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十几里远的村卫生所为孩子治病。

对于没有教过幼儿的他来说,50多岁的年纪无疑是一种挑战。为此,他以“返老还童”的方式融入到孩子当中去,用诙谐幽默、可亲可敬的行为去感染孩子们。在生活中,教他们洗手、洗脸,帮助他们梳头、剪指甲。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学知识、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扭秧歌、说快板、做幼儿喜欢做的活动。

他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美术、舞蹈、音乐等欠缺的业务知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刻苦钻研幼儿教育方法理论,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在保教实践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实施了“学科同上”、“室内外交替”、“大带小”、“助手帮教”等独特的“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他的精心教育和管理下,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他曾在学区做观摩课,班级综合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而且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好评。

他十分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保持班级卫生,桌有垃圾盒(用烟盒自制的)、班有垃圾箱,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放进垃圾箱或垃圾盒里。最难保持的是园内环境卫生,面对28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他把20几个幼儿,采取按小中大搭配划分小组,分片负责,每人一个垃圾袋,每组一个小橡胶桶,利用每日的卫生活动时间,由老师带领,用“小鸡觅食”的方法,“比一比谁捡得多”,“看一看谁做得好”来捡垃圾、清杂草,做到干净彻底。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送入垃圾箱。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有壮丽的人生,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那就是让这些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每到花果飘香的季节,过往的行人,下乡的领导,都会停下脚步到院内观光、欣赏。

二、乌兰

爱心与创新谱写出讲台上的璀璨人生

——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乌兰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她用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题记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有一些人默默地做着令人感动的事。这中间,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无私的奉献和爱,托起了镶黄旗蒙古中学语言教学新篇章。她把“人生路上,有劳动的汗水必然有鲜艳的花朵一路开放,有艰辛的跋涉必然有坚实的脚印一路闪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求实、奋进、开拓的教育事业之路上,铸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她就是乌兰老师 。

大胆开展“历史法教学”

1989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蒙古师范的乌兰,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身到镶黄旗新宝力嘎苏木学校任教。基层虽苦,但她无一点怨言。这一干就是5年,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她被调到镶黄旗职业中学,1998年又被调入镶黄旗蒙古中学。

在镶黄旗蒙古中学,乌兰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模范。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忤于人’,搞语言教学就是要善于学习,才能更好地驾驭本职工作。”2004年,她被任命为学校教导主任,期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她又被提任为德育副校长。

乌兰老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用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她经常把一些历史典故融入到蒙语文课文里,或把一些语言形成的过程融入到语法里给学生讲,既集中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记忆效果,使枯燥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随之带来的困难是,老师备课任务的加重,因为这样讲课需要老师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课文内容里。她深深懂得,“教好学生语言这门课,老师就要备好社会、历史这本大书”,为此,她每天备课都要比别人用的时间多,家里的卧室都成了她的书房。2006年10月全旗举办了一次优秀教师观摩课,在这次活动中乌兰讲授的是蒙语课《献全羊礼节》。她考虑到学生们对献全羊没有亲眼目睹过,对课文理解一定会有相应的困难,为了上好这一课,乌兰不辞辛苦做了常人做不到的备课准备:她在自己家中宰羊并录制了有关献全羊礼节的全过程,并在讲课中放录。这一课上得生动逼真,赢得了全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学生的赞誉。乌兰的这一课堂实录先后参加了盟级、区级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发扬学生特长、发挥学生特点是她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学校的校报,自己亲自担任校报的主编,指导学生大搞文学创作和文学发表。她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少年报》《中学生作文集》《花的原野》等报刊和学习杂志发表各类散文,诗篇近30多篇,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

“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

乌兰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年,就担任了班主任。在18年班主任生涯中,她对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是在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学生流行性感冒,使学校不得不下令停课,防止流感疫情扩散。面对这种情况,乌兰主动向学校请缨,对100多名患流感的学生进行值班守护,早出晚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全靠爱人一人照顾,为此,爱人抱怨甚多。乌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耐心地对爱人说:“100多名学生患了流行性感冒,都在住校,我是一名班主任,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学生们在家也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贝,现在出来念书,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虽然苦点,可我们毕竟是在旗里,各方面条件比起住校生活好多了,困难是暂时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无私的心灵,她的奉献和话语震撼了爱人的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2003年5月,她所带毕业班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乌兰发现一名学生连续几天上课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乌兰没有在班上对他批评,也没有把他叫到老师办公室问话,而是在当天放学后进行家访,结果发现这学生家中无人。通过连续走访其他同学家,乌兰才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因父母离异而变得消沉,她让这名学生住在自己家里并及时给予开导与帮助,最终这名学生走出困境,开始努力学习。中考结束后,这名学生含着眼泪说:“乌老师,我太谢谢您了,这次中考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考入锡盟蒙中。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2007年9月,乌兰接触到一名来自甘肃省苏北县的蒙古族女学生,是随亲专程来提高蒙古语文成绩的。初一年级时,她的蒙语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特别差,乌兰针对她的情况,进行耐心指导,不断鼓励,并一对一地对她进行写作指导,认真修改她的日记、作文。在接下来的3年中,乌兰对这名特殊学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她生病时像妈妈一样给她买药,带她看医生,还常常把她带到自己家里,大大地减轻了这名学生思念远方家人的压力,能在异地安心学习。2010年,该学生的作文《苏北姑娘眷恋父亲的家乡——镶黄旗》获第三届八省区中学作文《八骏杯》大赛优秀奖。2010年,这名学生以优异的蒙语文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每当教师节来临,这名学生都会发短信送上祝福并称乌兰为“老师妈妈”。

帮助学困生重燃希望之火

2006年,因教务工作繁忙,乌兰不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她认真履行学校安排的副班主任职责,积极配合班主任了解学生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他们上活动课,开展专题班会等活动。她十分留意班级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每逢“六一” 或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乌兰总是积极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还常常为学生买饮料、雪糕等,为学生创造快乐。

像这样的事,在乌兰执教的这些年里数不胜数。2006年6月,她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家境特别贫困,在中考报名时,由于没钱交付报名费,准备放弃学业。乌兰得知此事后,为其交付了报名费,并鼓励道:“努力学习,有困难老师为你想办法。”2013年4月,她所教的毕业班级一位学生突发阑尾炎,当时已是晚上9点,乌兰急忙带着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送到他奶奶家,看到家中只有老奶奶一人不方便照顾孩子,她不忍心回家,一直陪着该生直到深夜12点。孩子病情好转后,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乌兰就是这样,用几十年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用爱心温暖着、帮助着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爱心回报: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届学生的祝福与问候。孩子们视乌兰为母亲,在信中说:“老师,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给予我的恩惠!”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如此懂事、有出息,乌兰既兴奋又激动,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她任教的25年里,她多次荣获旗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奖励。她的付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人士、学生及家长的一致称赞。乌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同时,也不放弃刻苦学习,她编写的初中《蒙古语法手册》在多所中学被采用。她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进取、不断开拓。2007年、2010年被评为盟级蒙语文课程改革优秀指导教师。但在成绩面前,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一直拼搏在教学一线。每当说起这些,她仅仅是淡淡一笑说:“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人应该干什么都要干出点样子来……”这不仅是乌兰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她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仲威平

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

——记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教师仲威平

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每天骑车近20公里,往返在乡间小路上,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骑坏了4辆自行车。

——题记

小兴安岭南麓座落着一个普通的小村——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这里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师,在“一人一校”的状况下,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个寒来暑往,每天上下班近20公里乡村土路,十余名的孩子造就了一个甘守寂寞、甘愿奉献,尽心竭力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她的名字叫仲威平。

今年49岁的仲威平,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便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兰河教学点担任教师。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仲威平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在乡间小路上。有人计算过,20多年来仲威平走过了近10万公里“送学”路。

舍不得这些学生

1998年,铁力市撤并兰河小学,可当时学校里还有8名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单亲、智障等原因无法转学,面临辍学。兰河小学最终被保留为教学点,但没有老师愿意留在这苦地方。“我留下来吧”,已在这所学校任教10年的仲威平一句淡淡的承诺,让自己一留又是十多年。

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教室内,一个人撑起了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为把孩子们教好,她常常备课到深夜,逐步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仲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和科学,甚至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由她一个人承担。课桌前,坐着高矮分明的8个学生。从工整的板书上可以看出,这堂课是一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和学前班算术。仲威平没有任何提示,像变戏法似的转换5个班级的授课内容,学生们步步紧跟,秩序井然。

仲威平守着这个教学点,既当老师,又是勤杂工,锄草、烧炉子、钉窗户,她都自己干了。

一个冬天的早上,外面下着大雪,无法骑车,仲威平一路小跑,花了两个多小时赶到了学校,只见学生们站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她,“你说过,天上下刀子你也要来教我们,所以我们就在这儿等着。”

每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白天还是一片泥泞的土路,到了晚上就冻成一条条冰棱,骑着自行车的仲威平经常会摔倒。严重时,还会连人带车一起滚到路基下,车被摔坏,脸被刮破。为此,仲威平的包里每天都会装着螺丝刀、钳子、气门芯,有了这些,就不怕车子出故障。

一个夏日,仲威平骑车骑到半路,突然下起了暴雨。身上的雨披根本无济于事,到了学校,仲威平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她只好让学生到教室外等一会儿,把衣裤脱下来拧拧雨水再重新穿上。没过多久,仲威平就冻得浑身发抖。中午放学,五年级的谢颖发现仲威平带来的馒头被雨浇成了一堆碎末,回家后让奶奶为仲威平烙饼。看着谢颖顶着雨送来的两张饼,仲威平热泪盈眶。“说实话,20多年的工作中,什么苦和累都难不倒我,我从没流过一滴泪。可是学生对我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在这20多年里,不仅是路途的艰辛,还有许多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她遇到过很多困难,可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总是毅然决然地迈出家门。她的信念是: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其实离仲威平家不到两里地就有小学,20多年里,她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总是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用母爱温暖学生

在仲老师的学生当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的母亲智障,说话口齿不清,父亲患脉管炎,走路十分困难,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到了13岁这位同学才上小学一年级,在仲老师慈母般的关怀下,他坚持读完了小学四年级。2009年8月,17岁的他到修理部当学徒去了,临走时,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眼含着感激的泪花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是您教会我认字了。”

仲老师班上五年级的两个女同学都是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生活十分艰难,她们把老师当成了妈妈。

还有位12岁姓庞的学生,是个智障孩子,一年级念了两年,二年级念了3年,光小学就念了10年。仲威平从没放弃过他,不会就反复教。如今,庞同学己经能流利地背出“小九九”了。

每学期开学,仲威平都会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缝了补丁,鞋都露出了脚趾头,仲威平就从家里带来衣物和鞋。

她教过的一位姓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赴德国进修,学成归国后,急于要看望教他的仲老师,用他的话说:“儿童时代我从老师身上学会了爱自己、爱别人,现在我要把爱献给家乡,献给祖国。” 每当此时,仲老师就觉得自己很有成就感。

把学生放在首位

由于过度的体力消耗与长年饮食不当,仲威平常常被疾病所困扰。由于长年带午饭,学校一直没有饮用水,她每天都从家里用瓶子带点水,冬天一路上水结成冰,到了学校,冰又化成水,三口干粮两口水,饥一顿,饱一顿,她得了很重的胃病和风湿病。

2003年,仲威平患病须手术治疗。如果做手术,一休息就要一两个月,为了不扔下孩子们,疼痛严重时,仲威平就一边打点滴一边上课。孩子们放假了她才做了手术。

仲威平的母亲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心脏病,2007年夏天的一个早晨,老人对女儿说:“今天你别上班了,在家陪陪我,我好不舒服。”但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她还是没舍得请假。俗话说,自古忠孝难两全,当上到第二节课时,仲威平得知母亲病逝的消息,失声痛哭。她骑上车疯了一样赶回家中……

仲威平为了兰河村的孩子,没有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儿子,在儿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更多地去陪伴他,几分之差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只读了电大。而仲老师的爱人和儿子却一直理解她,默默地支持她。

仲威平用无私的奉献赢得了各级组织的表彰和奖励,多次被评为铁力市优秀教师,伊春市劳动模范,黑龙江省优秀班主任,省乡村教师奖,感动铁力感动伊春年度人物。2009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黑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省五一巾帼奖。获得全国五一巾帼奖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荣誉称号,并作为黑龙江代表在人民大会堂作了演讲报告。2013年被评为全国最美乡村教师。

仲威平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她也用实际行动去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在5.12汶川地震中,为了灾区的孩子们,她向党组织交了1150元的特殊党费。

她一直不放弃对贫困、单亲、留守儿童的关爱,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6月,成立了以仲威平名字命名的爱心工作站,工作站的办站宗旨是:凝聚社会爱心力量,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关心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关注农村贫困、单亲、残疾儿童的生活救助,实施爱心传递。

按照一般情况,有着20多年教龄的仲老师应该是“弟子三千,桃李天下”,但从兰河毕业的学生迄今也不足百人,这就是她事业的全部,是她多年付出的宝贵回报。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那间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

四、葛华钦

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记江苏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葛华钦

从学校起步到如今,28年弹指一挥间,葛华钦由当初18个聋哑孩子的“父亲”变成了168个残障孩子的“爷爷”。他的年华在时光中流逝,而数以百计的残障学生却从他那里获得了成长的力量。

——题记

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6年,原名“溧水县聋哑学校”,起初只有18名聋孩子、3名教师。这是当时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1997年,学校迁往县城,成为集听障教育、智障教育、康复教育于一体的寄宿制特殊教育学校,这还是南京郊县最早的一家。

2001年,学校开垦荒山800亩,开展残疾人生产自救,建成溧水特校实验基地,这在全省是最早的一家。

2008年,学校创办农业职业中专,形成“教育—培训—就业”一体化办学模式,现有27名残障毕业生在此就业,这在全国是最早的一家。

2014年,学校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这是目前全国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中最大的一家。

……

葛华钦,年届六十,清秀儒雅,有浓厚的悲悯和大爱情怀,似为特教而生而活。他是溧水特教事业的开拓者,是特教战线耕耘不辍的“老黄牛”。他带领溧水特教人用信仰书写了溧水特校的一部辉煌发展史,用大爱创造了残疾人头顶的一片蓝天。

做完整、优质的教育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曾经,他走进一个聋哑孩子的家,那是一间废旧的小厂房,屋内抬头就能看到天空,靠门的地方是泥砖砌成的土灶,灶上面吊着几个化肥袋拼成的“隔尘罩”,厚厚的尘土将“隔尘罩”压成了漏斗状,床边还有一只老母鸡孵着小鸡,一只老鹅孵着小鹅,一条狗在看护……“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他说。

1986年,当听到南京要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县创办一批聋哑学校时,任教于普教的葛华钦毅然报了名。当时学校有意提拔他做副校长,他婉拒了;面对全家一致的反对,他耐心解释,说服了家人。

没有校舍,他向乡中心校借了一间会议室当教室,借两间房屋做学生宿舍;没有教材,他和同事跑到上海买聋哑教材,手提肩扛地运回来;没有学生,他蹬着着自行车在全县16个乡镇走村串户。10月中旬,仅有18名聋哑学生的溧水县聋哑学校正式开学了,当时葛华钦32岁,加上他,学校共3名教师。葛华钦和同事们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爹妈,早早晚晚当保姆。睡前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半夜要起来给孩子掖被角,要给生病的学生按时喂药,学生身体不适,来不及通知家长,要及时送医院陪护就诊。

开学第一天,葛华钦照例挨个叫醒学生起床晨练,有个叫杨杨(化名)的学生始终捂着被子不肯起床。葛华钦轻轻掀开被子,被窝里赫然是一摊大便。自责、怜爱,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他和蔼地用手语示意告诉他不要怕,没关系,并拿来自己的衣裤,帮杨杨换上,悄无声息地把脏了的衣裤、被褥清洗干净……

聋哑孩子有学上了,可同样是残疾的智障孩子呢?“他们也是人,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啊!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葛华钦决定招收智障孩子!1997年春天,学校搬迁到了溧水县城,在招收听障学生的基础上增设了培智部,招收智障孩子入学,学校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雷(化名),16岁报名上小学一年级。当时葛华钦很为难:收,年龄太大了;不收,这个孩子就废掉了。思来想去,葛华钦还是“违反”招生规定给收下了。张雷上完小学五年级已是20周岁,葛华钦直接把他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综合班(即年龄较大的班级)接受技能培训。患有脑瘫的经明、智力障碍的罗兵(化名)、张雷等都是第一届培智部学生,经过学校的教育培训后,他们不仅能实现生活自理,还熟练掌握了许多专业的种植、养殖技术。

在一般人眼里,对那些残疾孩子,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当真,有饭吃、不出事就行。“特校也是学校,要像模像样搞教学,要讲成绩,要讲质量,要对学生负责”,葛华钦说,“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聋部初中毕业生每年都百分之百升入聋人高中、南京特教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高一级学校。

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溧水特校的办学理念非常高位和大气:“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校长,我不想干坏事,但我要吃饭,我的小孩要上幼儿园没钱……。”2000年,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由于社会抱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自食其力。“农村特殊教育如果这样办下去,不但发展不了,也很困难。”葛华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葛华钦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自加压力,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经历多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经过多次深入调查论证,葛华钦做出决定:学校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创办实验基地,让残障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劳技技能培训,为残疾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这是溧水特校的二次创业,这是特殊教育的大胆探索!

2001年2月,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那里,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不见人烟,方圆两公里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在这里,葛华钦和他的同事们要用双手开创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基地建设之初,三尺讲台之外,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华钦和老师们的日常装备。他带着全校27名教师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6亩土地。以往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现在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除草,治虫,施肥,下秧,栽秧,挑粪水,割稻子,运稻草,在葡萄园里挖洞,埋杆子,拉铁丝……无所不干,无所不能。

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千多平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已有20多个本校毕业生在此就业,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每个月都能领到全额的生活补助,并享有五项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累赘,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拥有了喜欢的职业,更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特教事业永远都是“进行时”

望着满山葱翠,葛华钦并不满足,他有一个目标:让已经毕业在基地工作的残障孩子们的工资水平达到甚至高于溧水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葛华钦却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牡丹节期间,每人15元的门票,估算每天几千人的客流量,就有近几百万的门票和基地产品销售收入;等到2016年,溧水通上轻轨,基地所在的新城规划区开发后,会有更多南京市区的市民来参观游览,基地效益将会更好。

由于溧水城市建设规划,溧水特校教学区和基地正面临搬迁,意味着学校即将迎来第三次创业。对此,葛华钦思路很清晰:一是这里的教育、培训和就业要实现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过渡;二是让每个人对未来有希望,各类学生有不同的出路。他说,我们将帮助听障学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鼓励帮助中、轻度智障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去社会就业,主动融入社会;鼓励毕业生与父母一同创业;把暂无就业方向或创业困难的毕业生留在基地边就业边学技能,为创业做好准备;鼓励毕业生走上社会自主创业,毕业生能力暂时不足的,三四年内,五项保险学校替他们交;学校以市场最高价收购或代销他们生产的产品;帮助低息贷款;协调地方政府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助其创业。

“我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

二十八年路漫漫,葛华钦怀抱对特教事业的忠诚,对残疾孩子的真爱,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他的“业”,更敬重他的“德”。

2000年,葛华钦被评为南京市劳模,县总工会的负责同志将市政府的2000元奖金送到学校,而他却交到了会计室。他将上级奖给的几百上千奖金换成一张票据何止一次!

那年,县教委建教师公寓,按规定分给他一套,学校教师以后有条件再解决。他一听,表示宁愿自己不要这套住房,也要设法解决教师的住宅问题,他多方筹资,疏通关系,又发动职工集资,终于使17户无房和租房住的教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基地建设初期,每个大年三十晚上,总是葛华钦在基地通宵值班,他要陪坚守岗位的残疾工人共度除夕。怕父亲孤单,在外读书放寒假回来的儿子就在基地陪着父亲。每逢大风大雨或大雪天气,不论白天和夜晚,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基地,查看这里的设施设备有无损坏,这里的工人是否安全,鱼池冲垮了没有,大棚吹坏了没有,鸡舍、羊圈压塌了没有……如有情况发生,都要第一时间组织老师抢险救灾。

“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事。”面对一次次荣誉加身,葛华钦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仁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激,他说的最多也最朴素的一句话是:“谢谢,谢谢关心!”

演讲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我叫××,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爱国、爱行、爱岗,奏响青春乐章”。我国近代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有这样几句话一直鼓舞我奋发向上:“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说得是国家的未来靠青年一代,而作为现代金融企业的一支重要生力军,建设银行的未来同样靠我们这样一群年青人。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国际化的新形势,总行党委审时度势、及时推出了人事激励与约束机制改革。

首先,做好服务,必须具备高素质。个人的良好素质是通过你的知识、你的工作、你的待人接物、你丰富的个人内涵等方面综合体现的。以过硬的业务技能为客户提供服务。我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在全系统不算什么高手,但在进行业务操作的时候,我注意动作的连贯性和协调性。在确保正确的情况下,给顾客以美的享受,这是向客户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更是树立信用社形象的好机会。高素质体现的第二个方面就是接待客户礼仪大方。我们提供的文明优质服务,我认为首先是一种内心的深刻感受,而不是生硬的词语和格式化的程序,我的客户到我这里来都有一种到家的感觉。高素质体现的第三个方面,做行家,说行话。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学习,知识面要宽,理解问题要深刻,对信用社经营的金融产品要全部熟练掌握。有一位企业老板,到我社开设基本存款账户,需要验资50万,可是钱存在南通,携带不便,加上我们的活期储蓄存折只在海安范围内通存通兑,我就替她想了很多种方法,最后利用金桥卡为其解决了难题,通过办理业务和谈话交流,他改变了我们信用社服务手段落后的观念,可见,高素质员工的服务既能塑造自身形象,更能展现整个信用社的良好形象。  记得有人曾问一位哲学家:“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涸?”哲学家意味深长地回答说:“把它放到大海里去。”朋友们,这富有哲理的一问一答,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为什么汹涌的波涛蕴涵着激荡一切的无穷力量,正是因为有那一滴滴水的力量汇集;而那一滴滴水,也只有融入大海的怀抱里,才能赢来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发展银行正是这浩瀚的大海,我们每个“”人则正是那小小的水滴!没有展,就没有我们建功立业之基;我们要在“”的发展中成就人生的理想,更要使“”在我们的付出与拼搏中蒸蒸日上!

这恰恰为我们青年员工在建行事业发展中实现自我价值、建功成才、有所作为提供了最佳的机遇,给我们搭建了一个施展才能的大舞台。作为建行的青年员工置身于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在这个舞台上唱好戏,续写人生的新篇章,如何实现人生理想爱国爱企爱岗奋斗目标,如何实现个人价值与建行价值最大化的有机统一,给每一位青年人提出了不容回避的课题。改革对我们青年人是一项考验,我们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磨练自己、摔打自己、总结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这需要我们有志存高远、宁静淡泊的心境,需要有不断进取、勇于竞争的干劲,需要有与时俱进、直面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有人说,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远去足音凝重,再创辉煌更爱岗敬业奉献青春心!”中国建设银行经过近年来一系列的改革,也迈出了向国际标准的现代商业银行靠近的步伐。但我们不要忘记,我们建行仍有许许多多地方有待完善和发展,要想国家富强,建行事业兴旺,就必须继续努力;而希望,就寄予在我们这一代年青人的身上。

走进客户的心。优质的服务其实是心与心的交流。走进客户的心,从客户的需求出发,来推荐我们的金融产品,才能真正抓住客户。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服务中多听客户的建议,多积累资料,到了具体服务时,主动迎合客户的心理,尤其是一些老客户、大户、优良客户,为他们设置合理的储种、存期,为他们做恰当的家庭理财。仅就教育储蓄而言,刚接触时客户不了解,我向他们作细心、客观的介绍,为他们设置合理的存期、月存金额、零整周期,吸引了不少客户,现在,教育储蓄已经成为老客户的首选储种。走进客户的心还在于服务方式的改进,比如特定客户上门服务。有位老客户叫王宝来,开了一个小超市,每两三个月就有钱存,有一段时间忽然不来了,我利用中午时间主动上门,情况一了解,两千元全是破币,他说怕浪费我们的时间,我打消了他的顾虑,花了两个多小时整好了两千元残破币,存了起来。加油站的邵文成老板一元硬币需求量较大,常到我这里来兑换,时间长了过意不去,舍近求远到别的行社兑换,我知道这一情况后,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主动把零币送到他家,长此以往,他成了我们的忠实客户。服务源自于真诚,只有通过心贴心的服务才能走进客户的心,才能建立起信用社长期稳定的客户群。

我想作为一名建行的青年只有对事业孜孜不倦地追求,对工作全身爱岗敬业献青春的投入,才能适应改革,推动改革。首先要做到热爱岗位,珍爱自己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其次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具有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最后是要有实力,通过不断的学爱岗敬业和实践,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有用的本领,才能将“爱国”热情化为“爱行、爱岗”的巨大动力,把人生的思想支点放在“爱国、爱行、爱岗”这个信念之上,积极爱岗敬业演讲稿身于建设银行改革与发展的大潮中去,大胆开拓,勇于创新,让我们的人生价值在建行改革中得到充分发挥和教师爱岗敬业华!

为客户提供超值服务。超值服务是服务范围的延伸。在平时工作中,时刻不忘为客户排忧解难。由于结算手段的不断更新进步,乡镇企业会计不了解新的结算手段,在办理结算业务时,凭证不知如何规范填写,章戳不敢盖,背书不敢填,不知道怎么使用支付密码器,每遇到这样的情况,我都是主动为他们提供帮助,不厌其烦,讲解清楚,做好示范 银行爱岗敬业演讲稿。

青年朋友们,行长曾经说过:“建设银行的改革需要青年,建爱岗敬业演讲银行新世纪发展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青年,希望寄托在青教师爱岗敬业人身上,青年兴则建行兴,青年强则爱岗敬业的稿行强,青年有希望,奏响银行未来的发展就有希望”。让我们抓住改革的机遇,不负张恩照行长寄予我们的殷切希望,行动起来,让改革见证我们的青春,让我们用知识加汗水,去顺应新改革、拥抱新希望,迎接新挑战,让青春在改革中飞扬!

谢谢大家!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海外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21   联系邮箱:562 66 29@qq.com